评论家徐文明官方网站  
首页 简介 新闻 给我留言 与我联系  
 相册
中国画.花鸟
 站内搜索
关键字:
类别:
 
 服务公告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加微信联系我们
 新闻详细信息
用四年时间画一幅画.不是传奇
时间:2018-4-8 14:48:45 点击次数:1682

       在中国画史上 ,往往流传百世而又惊心动魄的,摘取画冠上明珠的不是深受宫廷皇帝青睐的画家 ,而是流离于江湖草野的默默无闻的一缕孤魂。不是追逐名利的宫廷院派,而是避让山野,有一口饭吃就能专心于山水的江湖逸士。他们从来就没有梦想过成为一代宗师,从来没有梦想过生前荣华富贵,死后获得庙堂的谥号。然而历史恰恰给予他们极高的评价。
       在中国画史上,有一幅画,画家用了四年时间才完成,完成之后仅一年,他长吁了一口气,毫无遗憾,安然长眠于青山绿水之中 ,他的躯体化作大山里的灵魂,永远成为美丽山水的一部分。
       画家在画这幅画时,毫无名气 ,不过一游方道人而已。那时的人从没有听说当朝还有这样一位画家,无论是庙堂 ,还是民间。即便是他的师傅,也不知道他会取得惊天的成就,也不知道几百年之后,他这位50多岁才拜师的弟子 居然成为中国画史上伟大的画家。以至于这位师傅,从来没有认真关注过他。仅仅知道,他有一位每天痴痴的呆望眼前山水的徒弟而已。
       这个在死了几百年后 才荣幸成为“画家”的普通道人 ,就是元四家之冠黄公望。
       说起黄公望的绘画历程,充满的不是传奇故事 ,而是他的心血和肉体融入大自然的历程,是思想和灵魂化育山山水水的历程。
       史载:从小读遍四书五经的黄公望,四十岁之前,同其他年轻才俊一样,梦想仕途之路,给他带来荣华富贵。他历经艰辛,甚至重活累活抢着做,杭州知府不过赏给他专收田粮赋税小官。即便是这样,也没有改变他追求荣华富贵 光宗耀祖的初衷。直到有一天,被长官牵连以贪腐之罪,坐牢十年,黄公望才万念俱灭。出狱后他痛定思痛,谢绝朋友的邀请,飘然而去,成为大痴道人。先寻王蒙习画,王蒙以年龄婉拒,后又为其痴心打动,介绍给赵孟頫。从他长达三十多年的卖卜、摆摊,混迹江湖的经历来看,他师从王蒙、赵孟頫的时间不会太长。那么他的艺术成就固然与名师有关,但早期的学养和出狱后的“大痴”二字必然成为他后来《富春山居图》的养分。《录鬼簿》作者钟嗣成说黄公望“公之学问,不在人下,天下之事,无所不知,薄技小艺亦不弃”。从钟嗣成记录的历史看,黄公望学养深厚,而且薄技小艺也得心应手。足以证明,黄公望的学养非同小可。
       许多人总结黄公望的艺术成就,往往看重他的技法笔墨。缺乏对黄公望整体的分析。我看黄公望死后几百年,才被后世尊为“元四家之冠”,不单纯是他“富春山居图”“笔墨简远,苍劲高旷,气势雄秀”抑或是他自创的“浅绛山水”。
       总结黄公望,应该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他。从中找出可圈可点的艺术经验,供后人学习和借鉴。
       我看黄公望的艺术成就能够流传到今天,首先就是收藏家的功劳。这很好理解。从一般规律而论,凡身居宫廷的画家,有国家权柄的关照,每幅作品都会进入殿堂。而不见经传的江湖道士,别说你是“大痴”,就是“神痴,仙痴”也未必进入国家画院。黄公望不过是一个隐居乡野村庄的道人而已。正因为如此,黄公望只能将《富春山居图》分文未取的交给他的师弟。该图传给师弟之后 ,多亏遇见无数酷爱中国画的收藏者,包括乾隆皇帝,有人对乾隆皇帝在《富春山居图》上盖印,颇有微词。实际上也正是乾隆皇帝的极度喜欢,才使这幅画身价倍增,得以受到全社会和历史学者的高度重视。不能不说,没有收藏者的酷爱,就没有《富春山居图》的今天,也就没有人知道几百年前,有一个叫黄公望的大师。所以,一幅价值连城的中国画,一定要有极度喜欢中国画的收藏家的关爱。没有他们,尤其在今天,那些没有进入国家画院的画家,应该从中汲取营养 ,纵然你今天隐居乡野,毫无名气,然而或许你心无旁骛,一心作画,引起收藏家的关注,会让你的画,在几百年之后仍然闪烁光华。
       有的人经历苦难之后,一蹶不振,一把黄土消失在空荡荡的岁月里。有的人历经苦难而痛定思痛的后成为“简”者。黄公望就是后者。前面已经提到,黄公望曾经有过对荣华富贵的梦想,也曾经有过官居高位的追求。在长达四十几年的追求中,甚至不惜屈身做一税吏。然而一场官司彻底击碎了他的梦想。数十年的官场生涯与名利的激烈博弈,让他深深体会到甚至一件小事可以演绎成大事,本来很简单事,一旦牵扯个人利益,就变得复杂纷纭,凶险无比。这让他身心疲惫,看透人心险恶。笔者以为黄公望的浅绛和简练就是对自己人生经历的总结,他用简练的笔线和浅绛色彩,表达和抒发人生郁闷。大道至简,一切应该恢复到古拙,朴实,浅绛。而不是复杂,多变,浓重。后人概括他的山水特色,第一条就是黄公望用“极简练的笔墨,画出极繁盛的世界”,笔者认为他也是用极淡的赭墨,画出极辉煌的世界。这一切都来源于黄公望曾经的复杂人生,昔日的官场利益博弈,昔日的人与人关系的复杂多变,让他用笔墨化育“大道至简”。唯“简”才是破解一切矛盾,让人的心灵得到休息的方法。我在长达四十年的工作中,常常自问,本来很简单的事情,为什么弄得那么复杂呢。工作中的“简”,生活中的“简”与黄公望的“简”并无二致。黄公望在宣纸上化育出浅绛与简的意象,最终取代宋画的实质美。这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当代中国画家几乎每天一画 ,形制和画面几乎一个面目。我在画廊和网络里经常看到一些画家,甚至是著名画家,大学教授,在网上晒作品。应该说有其长处和特点。然而构图敷色毫无二致。作品与作品之间少有区别。我的朋友跟我说“笔墨纯熟,画的极快,了不起”。然而,如果跟几百年前的黄公望相比,这种评价,似乎带有贬义。黄公望画一幅画,肯定不是笔墨纯熟,画的极快。他刚拜师时,眼睛很长时间紧盯眼前的山山水水。历史记载,他画富春山居图,用了四年时间。我推断,这四年时间,一定是深入细致观察富春江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一溪一水,一禽一物。甚至他先选择画富春山的一小部分,分段,分层级去画。直到四年快结束时,整幅《富春山居图》以了然于胸。然后动笔,以简练的笔法,浅绛的赭墨完成了这篇惊世骇俗的巨著。一件小事可以证明我的推断。史载,黄公望住进富春山以后,曾委托当地人到市场出售他的作品。那么他卖的是什么画呢。笔者以为就是表现富春山一小部分或一角的画作。他几年来一直隐居于富春山,笔下应该是截取的富春山部分物像。四年时间,他完全可以庖丁解牛般的刨析透富春山。董其昌说“展得三丈许,应接不暇”“心脾具畅”。想一想以“三丈之许”而又“应接不暇”,应该是画中的故事一个接着一个,分层次,分区块的画面一个接着一个。所以四年时间,才能让《富春山居图》“沉郁变化”“笔简气清”。
       学养是“简练”和“浅绛”的直接因素。黄公望自小研读四书五经。经史子集,诗词歌赋他必然精读。他能全身关注的读摹山水,就一定能全神贯注的学习中华文化。否则,一个五十多岁才开始学画的人,何以能画出“简远逸脉,苍劲高古,气势雄秀”的浅绛山水。没有深厚的学养,不会有深厚的笔墨思想,没有深厚的笔墨思想,不会有改变古画法的惊人之举。黄公望将数十年的学养融化到眼前的山水之中,研读山水的秉性、灵性。以“简练”和“浅绛”表现富春山居,就是他丰厚学养的结果。
       荣华富贵皆为粪土。如果黄公望痴迷于仕途,痴迷于荣华富贵,就不会隐居于乡村山水之间,在“画”中过着默默无闻的日子。期间那怕一点点的冲动,都有可能让黄公望不是“黄公望”。黄公望就是看透了所谓的荣华富贵不过是过眼烟云。所以才大痴于云卷云舒,花开花落,山山水水。才成就了历史上的黄公望。
       自信才能敢为天下先。黄公望住进富春山以后,曾委托当地人到市场出售他的作品,黄告诫出售者,非十两银子不卖。当受委托的人一幅画卖十两银子时,还不想信这是事实。反过来说,这段故事恰恰证明黄有足够的自信。有自信,就敢为天下先,所以他画画不用绢,用宣纸,用简练表达繁复,用浅绛替代重彩。才能成为浅绛赭墨山水的开创者。
       黄公望在《写山水诀》中说“作画最大法则,是要去掉邪、甜、俗、懒”。单以作画而论,这是浅绛基本法则。但是升华到更高层次,这是在说,人生要去掉邪气,去掉腐气,去掉艳气,去掉懒气。
       纵观当今画界,名利心,功利心 ,贪腐心,物欲横流遮蔽了画家的双眼。又有几人做到“大痴”的境界。要想让你的作品说话,黄公望就是你的榜样。

友情链接: 中国美术协会网 |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网 | 画家赵珪官方网站 | 画家门海艳官方网站 | 雕塑家姜多寿官方网站 | 画家黄琦官方网站 | 画家徐勤军官方网站 | 画家董俊英官方网站 | 画家谢发官方网站 | 画家李玉宝官方网站 | 画家齐建民官方网站 | 画家刘峰官方网站 | 画家张丽官方网站 | 画家安飞官方网站 | 画家郭金栋官方网站 | 画家陈树堂官方网站 | 山水画大家王建伟官方网站 | 原自然独创画家邓娟官方网站 | 艺术家曹甦官方网站 | 原生态国画独创艺术家贾雨官方网站 | 书画家刘飞官方网站 | 画家王世永官方网站 | 画家姚国强官方网站 | 书画家孙学艺官方网站 | 书法家刁锋官方网站 | 画家王照五官方网站 | 画家李培泉官方网站 | 画家张惠民官方网站 | 画家霍辉民官方网站 | 画家侯宪玖官方网站 | 画家王洪祥官方网站 | 画家乔轶泰官方网站 | 画家唐先德官方网站 | 画家瞿学鸿官方网站 | 画家寿利强官方网站 | 画家陈家刚官方网站 | 画家马宝亮官方网站 | 画家陈少珊官方网站 | 画家汪国岛官方网站 | 画家崔惠民官方网站 | 画家张景蕙官方网站 | 油画家李宾官方网站 | 画马名家刘院明官方网站 | 画家唐雪根官方网站 | 画家张冬生官方网站 | 画家孟凡玉官方网站
首页 | 简介 | 新闻 | 留言 | 与我联系
管理助手 | 免责声明
点击次数: 82707
xuwenming.caaan.com.cn | 评论家徐文明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