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家徐文明官方网站  
首页 简介 新闻 给我留言 与我联系  
 相册
中国画.花鸟
 站内搜索
关键字:
类别:
 
 服务公告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加微信联系我们
 新闻详细信息
徐文君.万类随心.《云来伊通山常润》
时间:2018-3-23 14:42:04 点击次数:1621


中国水墨画与西方绘画最大的区别是前者调动一切笔墨因素,表现事物的内在神韵和精神风貌。后者凭借科学进行具体的形象刻画,甚至毛发具现,不放弃任何细节,以再现事物的原貌。

无论是赏画者,还是评论家,抑或是主持某种画展的评委,在评论中国画时,首肯中国山水画“内在神韵”这一原则。否则就是对中国画的无知,或阉割中国画传统。

我看中国画,不仅坚持谢赫的六法论,也用朱景玄的画论和石涛的一画论以及心中对某件作品的审美感应,判断作品的品性。

在我看来,吉林徐文君的《云来伊通山常润》,就是一幅可圈可点的隐逸着小城玄机的山水画。这幅作品是其响应古城政协的号召 ,依据散落在古城周边七百余平方公里的十数座孤立的穹丘所传递的气脉信息以及历史传说,以“墨分五色”和留白技法,而创作的北方少数民族地区物种繁衍生息的立轴山水画。画家通过古拙繁复的用笔和苍古的墨色以及娴熟的自创的火山皴法将古城完全隐于山环水抱,云霭空灵,气势巍峨,充满灵气的盆地之中。力图以钩线皴线曲尽穹丘群数千万年演变而又充满生机的姿态。唤醒读者对悠久岁月的回忆,憧憬和祝福这片土地光辉灿烂。

分散在七百多平方公里黑土地上的伊通火山群,又名七星山,由七座窍丘状或锥状的孤山组成。并依北斗七星阵分布。单以地貌和形状看,这样散落在广袤沃野上的毫无关联连的个体孤丘,若以近似于原形原貌构图,那么一个个孤立的穹丘不过是黑土地上一个个土包而已。何以演绎这群火山带给一方土地的气韵玄机和几千年的生生不息的物种发展史。怎样表现3300万年前火山喷发沉寂后,在这片土地上滋生的强大的生命力量,是本土山水画家最难的任务。一些人曾经试图创作表现伊通火山群的山水画,最终考虑伊通火山的穹丘原型低矮的特点,均放弃了群山组图的想法,只是以最美的一座孤山……大孤山为体裁,画画而已。作为一名本地画家,不敢将低矮的物像化育出苍古郁秀的群山,不能让中国意笔精神闪烁伊通火山地貌苍古的光华与内在神韵。则证明画家严重的学养局限。而评画者,缺乏这种认知,同样存在中国画学养的局限。六法论中的“应物象形”不是陈述简单的造型观,“象”也不是中国画的“形状”。古人说“迁想妙得”。“迁想”即想象,“妙得”即得到物象的本质和神韵。绝似和绝不似,并非中国水墨画的内在要求。中国画应物象形的妙处,是思与神合,是穷天地之不至,显日月之不照,是万类随心,以一画贯山川之形神。


《云来伊通山常润》的象,来自于徐文君对古人画论的深刻理解,他心中的象不是穹丘和椎体外形的简单复制,是穹丘和椎体在形成时注入这方土地物种繁衍的信息,真正的内涵是火山的运动力量,赋予一方土地与物种的生命之美。这就是七星山苍古而又光华四射的本质与神韵。所以在构图上敢于经营七星山,敢于将现实版的个体的穹丘状的低矮孤立的象,大胆的化育到一起。这是徐文君对中国水墨文化的了然于胸,也是“千里在掌,万类随心”的笔墨实践。

《云来伊通山常润》将表面间距遥遥,无关联的个体穹丘关照到一起。将散落的低矮的穹丘与椎体化育成相互关照的秀美群峰,中间为氤氲的云海。气口从东而入,形成一种喜迎朝阳,紫气东来,环山抱云的超迈厚重格局。


画家以重、浓、淡墨及布白分色,以短皴或双钩法勾勒树叶,以顿挫刚柔的长线勾勒树干,线间留白或直接以浓墨粗线皴擦枝干。借以表现近处松、榆、桦、椴等不同的北方树种的阳刚,以点染和皴擦概括远处山体草木的繁茂。笔法变化多端,林木错落有致,山体生机盎然。环抱茂密的树丛之间的山庄,显得旷远、苍古、敞亮、怡人。这很容易让人们想起大都市的汽车尾气和日日不息的疲惫的竞争景象,给现代人带来的精神紧张。而构思山庄则是画家回顾我们曾经有过的自然生态。


历史上许多画家将牧童吹笛,或村童牧牛单独成画或作为补景,有不同的意义。但徐文君将牛和牧童纳入画中,有他自己的思考。在缓冲地带林间置一牧童和两只耕牛作为这幅山水画的补景,并非单纯类似他人表现人与耕牛之间的情趣。他用较为夸张的笔法表现牧童昂扬吹笛的神态以及健硕牛体涌动的力量。是借用村童牧牛的激越婉转的笛声隐喻苍古、雄伟的七星山泛起的生机与华彩。所以画面空灵氤氲,即感受巍峨厚重的力量又隐隐约约听闻其中发出的隐逸阳刚、朝气蓬勃的生命之音。

从中国传统文化的维度来说,甚至从科学的维度说,这样的山川气势,必然春风浩荡,风调雨顺。这样的风调雨顺,必然草木繁盛,笛声激扬,生活舒畅。其饱含故乡情节的“云来伊通山常润”是他送给家乡的美好祝福。这也是徐文君创作这幅山水画的用意之一。


我知道徐文君未读过“王蒙”的山水画,但从他的用笔来看,“贵繁”应该是其山水画的特点之一。他的《云来伊通山常润》,山在云中,云在山里。山石树木互为关照,遥相展布,层层叠叠,厚重巍峨,苍古深秀,威而不闷。他巧变皴法、墨色,皴擦七星山石特有坚条块石,笔力铿锵,繁而有序,奇峭坚丽,曲尽石态。画面中茂密的杂树,浓淡层次变化弥漫着清爽馨香气息。如果说有人用简练的笔墨画出繁盛的世界,徐文君则用繁复谨细的笔墨化育出巍峨、茂盛、苍古又充满历史情结的世间故事。

据我所知,《云来伊通山常润》是目前县内也包括国内唯一一幅,将伊通七座毫无关联的火山穹丘、椎体化育成一幅仓古郁秀,空灵氤氲的山水画。

这样一幅环山抱云的图腾。这样一幅仓古深秀,遥相展布的图画。这样一幅村童牧笛和杂树环抱山庄的补景构思。演绎的是一方水土滋生一方物种的怀想。千百年来,满族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求存图强,又给七星火山群注入新的人文活力。

徐文明
2018.3.23
友情链接: 中国美术协会网 |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网 | 画家赵珪官方网站 | 画家门海艳官方网站 | 雕塑家姜多寿官方网站 | 画家黄琦官方网站 | 画家徐勤军官方网站 | 画家董俊英官方网站 | 画家谢发官方网站 | 画家李玉宝官方网站 | 画家齐建民官方网站 | 画家刘峰官方网站 | 画家张丽官方网站 | 画家安飞官方网站 | 画家郭金栋官方网站 | 画家陈树堂官方网站 | 山水画大家王建伟官方网站 | 原自然独创画家邓娟官方网站 | 艺术家曹甦官方网站 | 原生态国画独创艺术家贾雨官方网站 | 书画家刘飞官方网站 | 画家王世永官方网站 | 画家姚国强官方网站 | 书画家孙学艺官方网站 | 书法家刁锋官方网站 | 画家王照五官方网站 | 画家李培泉官方网站 | 画家张惠民官方网站 | 画家霍辉民官方网站 | 画家侯宪玖官方网站 | 画家王洪祥官方网站 | 画家乔轶泰官方网站 | 画家唐先德官方网站 | 画家瞿学鸿官方网站 | 画家寿利强官方网站 | 画家陈家刚官方网站 | 画家马宝亮官方网站 | 画家陈少珊官方网站 | 画家汪国岛官方网站 | 画家崔惠民官方网站 | 画家张景蕙官方网站 | 油画家李宾官方网站 | 画马名家刘院明官方网站 | 画家唐雪根官方网站 | 画家张冬生官方网站 | 画家孟凡玉官方网站
首页 | 简介 | 新闻 | 留言 | 与我联系
管理助手 | 免责声明
点击次数: 82715
xuwenming.caaan.com.cn | 评论家徐文明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