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家徐文明官方网站  
首页 简介 新闻 给我留言 与我联系  
 相册
中国画.花鸟
 站内搜索
关键字:
类别:
 
 服务公告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加微信联系我们
 新闻详细信息
当其得“意”.忘记形骸.从摹写范曾人物画谈夺其“元神”
时间:2018-2-28 10:54:30 点击次数:1593

       《周易》说:“意以象尽,象以言著。故言者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这几句话到了三国,阮籍赋予实践,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忘记形骸。
       庄子说“九年而大妙”即是“形神俱妙”。范曾为表现历史人物,潜心研究史籍典故,几十载寒暑非同小可。所以他的人物画,与历史风云特征高度契合,有人评价他的人物“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当是一语破天机。
       中国画是什么。朱景玄说:伏闻古人云“画者,圣也”。画是圣,是圆通、无不通。阮籍醉酒吹口哨,弹琴,连自己是什么形骸都忘了,那是他神与天交 ,神与天通。口哨和琴韵已得天籁之意。范曾人物画清新典雅,风骨独具。这正是《周易》中的“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是当其得“意”,忘记形骸。
       我在当今海量的信息里经常看到一些伪造范曾写意人物的图片和大量的摹写范曾画法的草根一族的作品。一方面是有一些混江湖者,想通过高仿伪造范曾的作品,梦想发财。也有民间草根一族,发奋学习范曾,期望在中国画上有所造就。值得庆幸的,范曾微信群群主专业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让笔者在圈里受益匪浅。也正因为此,才有感触谈论当今摹写范曾人物画的一些现象。
       术业有专攻。观察许多摹写范曾写意人物的作品,的确有几位民间草根人物,从题材,立意,立象,笔法,用墨,似得范曾之“意”。其书法,结体方正,有范曾之痕。
       这些作品中以《老子出关图》等十数幅为代表。如《老子出关》,笔线飘逸 ,眉目传神,须发飘飘,一幅得道成仙之态。《李白仙游》,图说的是李白宫廷退隐,泛迹于山川,诗仙气弥漫画中。《济公》一图,甚为洒脱,破衣烂衫,赤足闲扇,脑袋歪斜。眉目醉态。但丝毫掩饰不住济公大智慧。《秋声赋》用两株枯树构图 ,以干巴巴的枝干和光秃秃的地面演绎秋风扫光了落叶的秋意。其它的如《荷叶盖头归》《此情可待成追忆》《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思入碧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达摩神悟图》《钟馗神威图》等等,我观察这些摹写图,形象如生,有可圈可点之处。
       然而,与范曾真品比对,人物神韵还是相去甚远。最关键的地方,既不是用墨,也不是笔线勾勒的图形。而是画中人物缺乏范曾作品中的灵气,所以显得呆板发滞。当然,如果不是以真品与之比对,单以“形”而论,短暂之间,或被以假乱真。但我所熟知的民间草根,在提款署名时,也绝不用范曾二字,而是署上摹写者的名字。这凸显的是严谨的摹写精神。
       由此我想到谢赫六法论中提到的“传移模写”。按典籍解释,传移摹写是指临摹前人的作品或自己的图稿。问题是“传移模写”真的是照搬原图,一定丝毫不差吗。不是,“古之画或能移其形似 而尚其骨气 ,以形似之外求其画,此难于俗人道也”。古代人画画(当然包括摹写)是把具体的形移出画外的,不是原汁原味,原封不动的摹写原貌。倘若真的如此,摹写者必然受制于人,如同圈禁。几年来我一直没有放弃对摹写品的观察。就当今摹写范曾人物画的风潮来看,无论摹写的目的如何,即便是有志成大气者,摹写也严格被覆盖隐藏在范曾人物画的具体图形之内。这样做的结果,恐怕一生一世也难以成为“范曾”,更不用说超越范曾了。
       由此可以看出,凡摹写者,在临摹范曾的书法和人物作品时,只注重“形”的摹写,放弃了对范曾人物“神韵”的研究与观察。范曾的人物画有其特殊的心性,品一品范曾画中的历史人物,如果深入历史岁月当中,便会发现其笔下人物鲜明的历史时代特征。比如范曾的《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画说”的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时代和伟大的人物。那是人人都想建功立业的时代,连小孩一出生,就感受“秦王破阵乐”。大唐到处弥漫着英雄主义精神和国家情怀,所以作为大诗人的李白即便是文人,大知识分子,也“抚剑夜吟啸”。范曾灵魂恰恰深入到那个伟大时代,所以仗剑的李白潇洒飘逸,风骨独具,呼之欲出,画中飘逸着大唐时代的神韵。读这幅画时,见到的不仅是李白的风骨,背后是中国一段辉煌的历史。而摹写者单纯摹写原作,无法体会那个英雄时代 ,是断难得到范曾“心”法的。
       从另一个角度看,范曾对石涛的“一画论”推崇备至。这也是范曾之所以是“范曾”的另一条原因。石涛说:我有一画能贯山川之形神。这里突出的是主观的“我”不受规则的局限,强调的是“我”对“相由心生”的把握。而不是拘泥于条条框框。
       顾恺之画人,特别重视“意”。他说“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之中”。所以他画人物画时有时数年不点睛,我理解顾恺之当得到人物的“意”时,才以神来之笔点“意”,而不是点“睛”。他强调的是“眼神”的重要,而不是“眼睛”的重要。
       由阮籍的得意忘形,到范曾的心性之路及其超迈不群的艺术作品。不难看出,单纯的临其形,摹其迹,断难得其“意”。我理解的“传移摹写”,是去其肉身而夺其元神,得其神采而弃其形态。当得其“意”而忘记所临摹之形骸时,你的笔墨的精气神就来了。
丹青居士
2018.2.24

 
友情链接: 中国美术协会网 |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网 | 画家赵珪官方网站 | 画家门海艳官方网站 | 雕塑家姜多寿官方网站 | 画家黄琦官方网站 | 画家徐勤军官方网站 | 画家董俊英官方网站 | 画家谢发官方网站 | 画家李玉宝官方网站 | 画家齐建民官方网站 | 画家刘峰官方网站 | 画家张丽官方网站 | 画家安飞官方网站 | 画家郭金栋官方网站 | 画家陈树堂官方网站 | 山水画大家王建伟官方网站 | 原自然独创画家邓娟官方网站 | 艺术家曹甦官方网站 | 原生态国画独创艺术家贾雨官方网站 | 书画家刘飞官方网站 | 画家王世永官方网站 | 画家姚国强官方网站 | 书画家孙学艺官方网站 | 书法家刁锋官方网站 | 画家王照五官方网站 | 画家李培泉官方网站 | 画家张惠民官方网站 | 画家霍辉民官方网站 | 画家侯宪玖官方网站 | 画家王洪祥官方网站 | 画家乔轶泰官方网站 | 画家唐先德官方网站 | 画家瞿学鸿官方网站 | 画家寿利强官方网站 | 画家陈家刚官方网站 | 画家马宝亮官方网站 | 画家陈少珊官方网站 | 画家汪国岛官方网站 | 画家崔惠民官方网站 | 画家张景蕙官方网站 | 油画家李宾官方网站 | 画马名家刘院明官方网站 | 画家唐雪根官方网站 | 画家张冬生官方网站 | 画家孟凡玉官方网站
首页 | 简介 | 新闻 | 留言 | 与我联系
管理助手 | 免责声明
点击次数: 82716
xuwenming.caaan.com.cn | 评论家徐文明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