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家徐文明官方网站  
首页 简介 新闻 给我留言 与我联系  
 相册
中国画.花鸟
 站内搜索
关键字:
类别:
 
 服务公告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加微信联系我们
 新闻详细信息
不可不说的中国画写意精神
时间:2017-12-20 9:44:49 点击次数:1588


大约有很久了,西方写实主义精神,在很长时间里,一直影响中国画的历史渐进过程 ,改写着中国画的写意观。展开半个世纪的历史画卷,当代中国画存在明显的直觉写实的痕迹。在这种写实痕迹的掩盖下,另一种抄袭成为一种流行的方法。一些人依靠照相技术,放大或者直接抄袭照片“画”成的图像,造成“中国画的形式、技巧、风格几乎趋同”。照片取像的流行扭曲了中国画具有的民族的基本特征,这种脱离了民族特质文化创作的轨道,靠机械和人工智能制作产品。长期以来以循序渐进的方式侵蚀了水墨创作的智慧,使画者的“眼睛、手和脚以及大脑陷入迟滞和懒惰”。写意美学观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这种现象引起了中国画发展的深层次考良。时光倒流回历史,魏晋汉唐宋彰显的文化精神,持续千年而不朽。中国最早的一部绘画理论,也是最早的一部画史就是谢赫的《古画品录》,人们习惯称之为“六法论”。六法论的制高点就是作品的“传神论”。西画努力的目标是精心细致地再现事物的原貌,讲究在三维空间中描绘事物的真实影像。凭科学认证,深入刻画制作对象。中国画则不然 ,中国画虽然也注意外形,但这种外形不是写真意义上的外形。他是强调事物内在精神风貌上的外形。东晋顾恺之提出的“以形写神”说,强调的是“迁想妙得”,就是画家用智慧去捕捉绘画对象的内在情感,从而巧妙的传递出事物的气韵和精神风貌。这就是中国画的制高点__传神。


中国画非常在意“气韵生动”。这渊源于老子的宇宙观。气是属于哲学范畴的东西,是老子“有物混成”的物质概念。“有,万物之母”,大千世界从无到有,循环的是生生不息的物质运动,其特点应用到中国画的物像身上,必然表现为生机,神气,灵动。这也是中国画的特质__韵。中国画的画面一定看出生命的力量气息,这是气韵生动。外师造化,中得心源。领悟大自然的气质和内在精神,对心源里边的物像予以重新表现创造,气盛则纵横挥洒,机无滞碍,其间韵自动生,人物的气韵超乎其表,山水气韵寓于其中,才出现激情,美好,撼动,唤醒。

北宋美术史家郭若虚说:“六法精论,万古不移”。

应该说一百多年来以来,伴随着中华民族民族的灾难与重生。中国画的民族特质,在大炮轰炸下 ,已经不是外在和内在结合问题。西洋人已经聚集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中国经济文化集散地,中国的画师们为了生计,在创作作品时,不得不根据不同的口味在西洋,和已经被西洋同化了的中国人以及坚守传统的中国人之间选择创作艺术品。自此以后,中国的写意与西方的写实就纠结在一起。这种变化导致后来有人一口回绝中国画的基本民族特质,称其“笔墨等于零”。甚至还有些人提出了中国写意画的“寿终正寝论” 。这种剧烈的矛盾冲突极大的促使西方写实主义观念与中国绘画的某些技巧的高度融合,最后形成了以写实为主导的新的中国画风,而且延续至今。这种画风以工笔画表现得尤为突出,几次全国美术大展,几乎绝大多数是工笔画 ,以至于有人将中国画展戏称为“工笔画展”。很长时间里,写意画也被人为的排在次要位置,从此中国的写意观念更加渐行渐远。


近些年提出的复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使人们看到了写意文化的自信。有着深厚民族文化学养的一些艺术家提倡回归汉、唐、宋文化精神。他们讲“六法”、讲品格、讲写意,讲穷神变,测幽微,讲与六籍同功。同时倡导宋代文人提出的书画同源。张仃说“一万个人有一万种笔性,难以强求一律。但是,作为中国书画艺术要素甚至是本体的笔墨,肯定有一些经由民族文化心理反复比较、鉴别、筛选......最后沉积下来的特性”。以张仃为首的坚守派,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坚守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上个世纪70年代 ,国家出资组织几批国画青年到山西芮城永乐宫,甘肃敦煌莫高窟,蓟县辽代独乐寺等文物重地做传统经典壁画临摹活动,通过临摹研究探知传统国画的理念、技法和艺术状态等信息,这是对民族特质的艺术进行友谊的探索,取得很好的效果。



回顾中国写意画发展史,实际上也是回顾具有民族特质的中国写意观。从国内到国外。无论是中国的坚守派,还是世界极的艺术大师毕加索,对中国画的认识从表象到本体予以坚决的肯定。回过头来,深刻认识研究传统写意观,我们应该对中国写意画和写意精神充满自信。实际上对传统的技巧和表象的沿袭,并不是简单“浅薄和僵化”,研究和复兴传统“写意观”也绝非复古 ,而是以中国写意观念为宗旨,以繁荣民族文化为目的,进行的新时期艺术创作。人们发现并呼唤写意,需要温故而知新,需要将具有中华民族精神特质的中国画写意观付诸实践。


具有千年历史的中国画写意精神,历经百代绘画人的努力,他们的写意观 不仅深受中华民族的喜爱和继承 ,而且在世界艺术之林也极富民族个性。受到世界艺术家的广泛认可。具有悠久历史和伟大的文化背景下的中国写意画,决不能因为写实主义的引进,就抛弃民族的优秀传统。作为具有写意精神的中国传统绘画的天地将博怀观远。


道路自信,文化自信,写意自信。一些依靠照相技术,放大或抄袭照片“画”成作品,有悖于艺术创作规律。今天,这种让中国画“寿终正寝”的现象应该在新时代复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背景下 ,再次引发广泛思考。“中国画写意”的声音,应该铿锵有力。齐白石,四僧,范曾、王雪涛,陈老莲等艺术大师倘若也将写意视作“零”,哪里还有诸多精品、妙品、逸品的出世。中国的写意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主旨和形式特征。历史和今天的写意宗师通过对现实的直观体察、认识、感悟、判断,以心印画,“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所以才有“以形写神”、“迁想妙得”、“神遇际化”。所谓“生者,生生不穷,深远难尽;动者,动而不板,活泼迎人”。



中国的“画理”、“画法”,讲意境,讲品格,讲画家学养、素养、个性,品格。因此,“写意”精神传承的是人格、品味、智慧和个性。在写意精神指导下具有民族特质的中国绘画,才能使中华文化繁荣,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丹青居士
2017.12.12
友情链接: 中国美术协会网 |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网 | 画家赵珪官方网站 | 画家门海艳官方网站 | 雕塑家姜多寿官方网站 | 画家黄琦官方网站 | 画家徐勤军官方网站 | 画家董俊英官方网站 | 画家谢发官方网站 | 画家李玉宝官方网站 | 画家齐建民官方网站 | 画家刘峰官方网站 | 画家张丽官方网站 | 画家安飞官方网站 | 画家郭金栋官方网站 | 画家陈树堂官方网站 | 山水画大家王建伟官方网站 | 原自然独创画家邓娟官方网站 | 艺术家曹甦官方网站 | 原生态国画独创艺术家贾雨官方网站 | 书画家刘飞官方网站 | 画家王世永官方网站 | 画家姚国强官方网站 | 书画家孙学艺官方网站 | 书法家刁锋官方网站 | 画家王照五官方网站 | 画家李培泉官方网站 | 画家张惠民官方网站 | 画家霍辉民官方网站 | 画家侯宪玖官方网站 | 画家王洪祥官方网站 | 画家乔轶泰官方网站 | 画家唐先德官方网站 | 画家瞿学鸿官方网站 | 画家寿利强官方网站 | 画家陈家刚官方网站 | 画家马宝亮官方网站 | 画家陈少珊官方网站 | 画家汪国岛官方网站 | 画家崔惠民官方网站 | 画家张景蕙官方网站 | 油画家李宾官方网站 | 画马名家刘院明官方网站 | 画家唐雪根官方网站 | 画家张冬生官方网站 | 画家孟凡玉官方网站
首页 | 简介 | 新闻 | 留言 | 与我联系
管理助手 | 免责声明
点击次数: 82714
xuwenming.caaan.com.cn | 评论家徐文明官方网站